联 系 人:高经理
邮 箱:
地 址:上海杨浦区民京路853号泰阁工业园区
邮 编:200000
网 址:www.shtgdj.com
如何防止发电机励磁系统事故?
1.加强励磁系统的设计管理
1.励磁系统应保证良好的工作环境,环境温度不得超过规定要求。励磁调节器与励磁变压器不应置于同一场地内,整流柜冷却通风入口应设置滤网,必要时应采取防尘降温措施。
2.励磁系统中两套励磁调节器的电压回路应相互独立,使用机端不同电压互感器的二次绕组,防止其中一个故障引起发电机误强励。
3.励磁系统的灭磁能力应达到国家标准要求,且灭磁装置应具备独立于调节器的灭磁能力。灭磁开关的弧压应满足误强励灭磁的要求。
4.自并励系统中,励磁变压器不应采取高压熔断器作为保护措施。励磁变压器保护定值应与励磁系统强励能力相配合,防止机组强励时保护误动作。
5.励磁变压器的绕组温度应具有有效的监视手段,并控制其温度在设备允许的范围之内有条件的可装设铁芯温度在线监视装置。
6.当励磁系统中过励限制、低励限制、定子过压或过流限制的控制失效后,相应的发电机保护应完成解列灭磁。
7.励磁系统电源模块应定期检查,且备有备件,发现异常时应及时予以更换。
2.加强励磁系统的基建安装及设备改造的管理
1.励磁变压器高压侧封闭母线外壳用于各相别之间的安全接地连接应采用大截面金属板,不应采用导线连接,防止不平衡的强磁场感应电流烧毁连接线。
2.发电机转子一点接地保护装置原则上应安装于励磁系统柜。接入保护柜或机组故障录波器的转子正、负极采用高绝缘的电缆且不能与其他信号共用电缆。
3.励磁系统的二次控制电缆均应采用屏蔽电缆,电缆屏蔽层应可靠接地。
4.励磁系统设备改造后,应重新进行阶跃扰动性试验和各种限制环节、电力系统稳定器功能的试验,确认新的励磁系统工作正常,满足标准的要求。
控制程序更新升级前,对旧的控制程序和参数进行备份,升级后进行空载试验及新增功能或改动部分功能的测试,确认程序更新后励磁系统功能正常。做好励磁系统改造或程序更新前后的试验记录并备案。
3.加强励磁系统的调整试验管理
1.电力系统稳定器的定值设定和调整应由具备资质的科研单位或认可的技术监督单位按照相关行业标准进行。试验前应制定完善的技术方案和安全措施上报相关管理部门备案,试验后电力系统稳定器的传递函数及自动电压调节器(AVR)Z终整定参数应书面报告相关调度部门。
2.机组基建投产或励磁系统大修及改造后,应进行发电机空载和负载阶跃扰动性试验,检查励磁系统动态指标是否达到标准要求。试验前应编写包括试验项目、安全措施和危险点分析等内容的试验方案并经批准。
3.励磁系统的V/Hz限制环节特性,应与发电机或变压器过激磁能力低者相匹配,无论使用定时限还是反时限特性,都应在发电机组对应继电保护装置动作前进行限制。V/Hz限制环节在发电机空载和负载工况下都应正确工作。
4.励磁系统如设有定子过压限制环节,应与发电机过压保护定值相配合,该限制环节应在机组保护之前动作。
5.励磁系统低励限制环节动作值的整定应主要考虑发电机定子边段铁芯和结构件发热情况及对系统静态稳定的影响,并与发电机失磁保护相配合在保护之前动作。当发电机进相运行受到扰动瞬间进入励磁调节器低励限制环节工作区域时,不允许发电机组进入不稳定工作状态。
6.励磁系统的过励限制(即过励磁电流反时限限制和强励电流瞬时限制)环节的特性应与发电机转子的过负荷能力相一致,并与发电机保护中转子过负荷保护定值相配合在保护之前动作。
7.励磁系统定子电流限制环节的特性应与发电机定子的过电流能力相一致,但是不允许出现定子电流限制环节先于转子过励限制动作,从而影响发电机强励能力的情况。
8.励磁系统应具有无功调差环节和合理的无功调差系数。接入同一母线的发电机的无功调差系数应基本一致。励磁系统无功调差功能应投入运行。
4.加强励磁系统运行安全管理
1.并网机组励磁系统应在自动方式下运行。如励磁系统故障或进行试验需退出自动方式,必须及时报告调度部门。
2.励磁调节器的自动通道发生故障时应及时修复并投入运行。严禁发电机在手动励磁调节(含按发电机或交流励磁机的磁场电流的闭环调节)下长期运行。在手动励磁调节运行期间,在调节发电机的有功负荷时必须先适当调节发电机的无功负荷,以防止发电机失去静态稳定性。
3.进相运行的发电机励磁调节器应投入自动方式,低励限制器必须投入。
4.励磁系统各限制和保护的定值应在发电机安全运行允许范围内,并定期校验。
5.利用自动电压控制(AVC)对发电机调压时,受控机组励磁系统应投入自动方式。
6.加强励磁系统设备的日常巡视,检查内容至少包括:励磁变压器各部件温度应在允许范围内,整流柜的均流系数应不低于0.9,温度无异常,通风孔滤网无堵塞。发电机或励磁机转子碳刷磨损情况在允许范围内,滑环火花不影响机组正常运行等。